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入侵害蟲與棕榈科害蟲綜合防控”主要從事熱帶地區入侵害蟲與棕榈科植物害蟲的生物學、生態學和綜合防控與治理的研究與應用。團隊由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入侵害蟲課題組和椰子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室的科研人員組成,現有科研人員19人,普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高級職稱7人,博士5人,博導2人,碩導3人。是一支以中青年爲主體,較高知名度的專家爲學科帶頭人的學術梯隊。
團隊帶頭人:
彭正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國家林業局“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海南省“十一五”科技創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现任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成員情況:
團隊骨幹閻偉2014年被評爲“森林保護者”標兵。團隊累計完成培養博士生4名、碩士研究生41名。團隊成員先後爲5期國際培訓班授課,培養外國學員200余名。
主要工作內容及成果:
我國熱帶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生物資源種類多樣,熱帶作物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熱帶地區常年高溫、高濕、多雨的環境,加上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加劇以及農作物結構調整等因素,十分有利于各種入侵害蟲的定殖、蔓延和爆發,也使得海南成爲我國入侵害蟲危害的重災區。近十年來,先後有椰心葉甲、螺旋粉虱、紅棕象甲、椰子織蛾和紅火蟻等十多種重大危險性害蟲入侵海南,對本地區的熱帶農林生産和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也威脅到海南國際旅遊島戰略的實現。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本研究創新團隊已积淀了丰厚的根基。主要以我国热区重大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红棕象甲、锈色棕榈象、椰子织蛾、果实蝇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重要外来入侵害虫的风险评估、快速检测技术、入侵害虫发生趋势、成灾机理与控制基础、监测预警技术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等研究,旨在构建我国热区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增强我国热区控制外来入侵害虫的能力。近年来,在利用寄生蜂防治重大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研究和利用、椰子织蛾成灾机制及防控技术研究、锈色棕榈象区域性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尤其在规模化繁育椰心叶甲寄生蜂、寄生蜂释放和控制椰心叶甲、锈色棕榈象的声纳诊断和信息素综合利用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部分技术产品如椰心叶甲综合防控技术、红棕象甲信息素产品已实现技术出口,在马尔代夫和阿联酋等东南亚国家推广和应用,扩大我国科技对外影响力和,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格局的发展要求。
目前,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18项。已获得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得国家专利15项,发表论文132篇,其中SCI论文11篇,发布各类标准19个。